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国家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政策的号召,增强社会广大群众对于《民法典》的了解与应用,促进老年群体权益保障的深入进展,2024年5月23日下午2时,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学生前往馆驿街社区开展了《民法典》继承编的法制宣传活动。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的任学青老师、李娜老师与大学生普法宣讲团共16人参与了本次的活动。
骄阳似火,照耀大地蒸腾暑气,普法宣讲团的师生们经过认真的学习、充分的准备,到达市中区馆驿街社区礼堂。在座的听众多是本社区的老年人,早在社区工作人员向他们说明本次宣传的内容与继承和房产过户有关时便展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在此刻积攒的热情迸发为一阵更为热烈的掌声。本次活动共有四组学生进行宣传,内容涵括《民法典》继承编的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主要内容以及房产过户给子女的各类方式。

第一组同学的发言以法定继承为核心,耐心向在座的听众介绍了本次宣传的主要内容及各组同学发言的顺序。语气和缓、吐字清晰、动作自然、神情平和,依照继承编的规定,将法定继承的内容娓娓道来,将对于中老年朋友本来些许陌生而晦涩的内容用最准确而易懂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在座的各位听众时而默默点头赞许,时而惊呼出声“原来如此!”。本组同学的汇报点燃了大家深入了解与求知的愿望,热烈的讨论声一直持续到第二组同学站上讲台。

第二组同学以遗嘱继承为发言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类生动的案例又一次点燃了现场的氛围。该组同学通过极具吸引力的小故事引导大家层层深入,将遗嘱继承的知识点层层剖析,以循序渐入的方式让在座的听众们在愉快而激烈的讨论声中学习到了民法典关于遗嘱继承的相关规定。案例选取生动恰当,法条穿插自然合理,问题引入及时充分,解答回应具体准确。本组同学的汇报内容糅合法律与人情,让大家体会到白纸黑字中贯穿着的不仅有正义,也有对民众情感深切的关怀。

以第二小组的汇报为基础,三组的同学对遗嘱继承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讲解了自书、代书、公正三种遗嘱继承的形式。汇报者声音洪亮饱满,语气激扬而充满情感,表情生动富有感染力,充分吸引了带动了在座听众的注意力,带动了他们的情绪。汇报者生动的讲述使得本来枯燥的法律变得生动起来,本来平平无奇的案例变得充满一波三折,社区居民针对案例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持甲观点者凭朴素的法感情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看法;又有持乙观点者依照先前了解到的法律法规据理力争;也有静静思考的,有仰着头以期盼的目光等待汇报学生解答的,更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者与坐在旁边的老师悄声讨论……只要身处现场,必定能感受到那胜过骄阳的热情与无与伦比的火热氛围。

最后一组同学针对实务中中老年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房产过户给子女哪种方式最合适——这一话题,展开了讲解汇报。当汇报者打开幻灯片首页展示题目时,台下的听众便纷纷讨论到“这个好,我正对这个感兴趣”,与其便又重新正襟危坐,等待着普法宣讲团成员的讲解。大家的热情与期盼极大鼓舞了负责汇报的同学,只见她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地运用案例进行导入,加以数据进行讲解分析。幻灯片中大量应用表格进行数据罗列与对比分析,使得本来杂乱难懂的数据变得清晰明了起来。大家在讨论声中纷纷拿起手机对幻灯片进行拍照,讨论声和快门声组成的声浪将本次法制宣传推上了又一次高潮。
当本次法治宣传四个小组全部汇报完毕之后,大家献上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在掌声结束后,本次活动的带队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为本次法制宣传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本次《民法典》继承编社区宣传活动是我校2024年度法制宣传活动的重要载体,正所谓“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本次活动不仅有效宣传了《民法典》继承编的内容,也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去深入加强对课本外法律的理解与体悟。真正可谓是“到园林”而“知春色”。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学校的沟通与支持,离不开学生们的积极准备,更离不开带队教师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协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道“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全民守法,这就使得法制宣传活动的作用明显且意义重大。正所谓“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法制宣传工作的展开并非一人之业,也并非一时之功,而离不开大家的骈首共进、日就月将、久久为功,山东政法学院大学生普法宣讲团的法制宣传正是共进路上的一次标杆。希望大家都能为法制宣传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出自己的一份光热!